【青萍研究学社】高海拔地区作战——卡吉尔战争的启示(5-7):北方轻步兵联队在卡吉尔冲突中的行动

首页    战例    地面    【青萍研究学社】高海拔地区作战——卡吉尔战争的启示(5-7):北方轻步兵联队在卡吉尔冲突中的行动

高海拔地区作战——卡吉尔战争的启示(连载5):北方轻步兵联队在卡吉尔冲突中的行动

 

img1

 

 

万分期待您的转发与收藏

求打赏和点击

欢迎您加入“知识星球”

加入小组请加微信:zhanliyizhuxiaozu

 

 

 

很多朋友甚至长者,对小组能够在当前这种无偿的情况下,保持持续蓬勃发展很不理解,并且认为小组不会长远的存在下去。那么,今天,我们用一位小组大神的留言来回答各位的疑问:

我们如同美剧《失落的房间》(the Lost Room),这个房间的所有物品都有奇特的功能(如眼镜能防弹和灭火),传说这个房间的主人是上帝。有一天这些物品都失散了。但只要有一件物品出现在房间,其余的物品都会神使鬼差般循踪而来。

 

 

取上之才,用上之法,得上之道

 

 

●作者/水长东(青萍研究学社)

1

 

 

 

 

 

 

 

 

A.简介

 

 

 

 

1999年春天,巴基斯坦军队通过大胆的渗透行动成功夺占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些制高点,获得了战争初期的战术优势。巴军控制了能瞰制印度达拉斯镇、卡吉尔镇和斯利那加至列城战略公路的数座山峰,直接威胁到印军在拉达克地区和锡亚琴冰川上驻军的补给交通线。但是初期的成功并没有转化为军事胜利。印度选择使用武力夺回这些高地,将战争升级为针对那些入侵小分队的大规模战役。经过74天的激战后,巴军撤回实际控制线巴方一侧。这样的高海拔战场环境到底给巴军的军事行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高海拔环境在战争初期弥补了巴军能力上的短板。复杂的地形为轻步兵的渗透提供了便利。这里的大气和地形提高了巴军防空作战的效果,削减了印军空中力量的不对称优势。同时布置得当的炮兵和重武器也平衡了印军在地面力量上的优势,挫败了印军的仓促进攻。尽管控制关键地形能占得先手,但由于高地上物资储备有限,巴军守军无法承受两方面的失策:一是毁灭性的自然环境,二是印军不断调整的战术。

巴基斯坦并没有给己方军队提供足够维持在一大片高海拔地带开展防御战斗所必须的兵力补充和物资供应。也许一支轻步兵单位可以轻易绕过印度的边防哨卡,但他们却无法在对方陆空联合打击下守住阵地。并不充足的后勤补给使得战士们无奈地忍受严酷环境的折磨。同时部分战士无法轮换到低海拔地区休整,只得在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长期坚持战斗。卡吉尔战场上稀薄的空气和严寒的气候侵蚀了巴军士兵们的健康和战斗力。因为长期呆在高海拔环境中,缺乏足够的掩体和必要的营养,这些呆在固定阵地上的虚弱的战士最终丧失了曾经强悍的作战能力。

军队指挥官们在这种严酷山地战场环境中所犯的数不清的战术失误进一步放大了环境的不利因素。巴军的哨所位置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可以相互支援的防线,导致在面对印军的火力和机动攻击时不堪一击。巴军的防御部署毫无防御纵深和防御弹性可言,在任务分配上也不切实际地指派一些小部队来防守靠其有限的兵力和火力根本无法守住的宽大阵地。其中大部分单兵阵地甚至构筑在直面印军火力的向敌斜面上。而印军则充分地利用了巴军这些战术失误击退了他们。

1

 

 

 

 

 

 

 

 

B.北方轻步兵联队

 

 

 

 

从卡吉尔开始,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印控区对面就是巴基斯坦的北方区。这里是巴基斯坦的一个自治区,也是巴陆军地区司令部之一——北方区司令部(FCNA)的所在地。巴基斯坦陆军在北方区内共部署了3个旅,在该司令部指挥下负责实际控制线一线的防务。这些旅通常除下辖几个普通的陆军营外还指挥着几个北方轻步兵联队营(NLI)。这些来自北方轻步兵联队的战士则担负着战时越过实际控制线夺占有利地形的任务。

 

img2

 

(北方轻步兵联队的标志)

 

 

北方轻步兵联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印时代英国殖民军所组建的用来在喜马拉雅山脉一线巡逻的一些侦察队。1973年巴基斯坦重新组建旅喀喇昆仑、北方以及吉尔吉特3支侦察队并将其编入北方轻步兵联队。该联队的司令平时一般在位于北方区布吉市的总部内指挥部队履行最基本的边防工作职责。多年以来,北方轻步兵联队将训练内容拓展到了开展山地战和寒冷地区作战等特殊任务上。他们的战士都是招募的本地兵源,非常适应当地的崎岖地形和高海拔气候。而在1999年的时候,北方轻步兵联队的军官都是来自于巴基斯坦陆军步兵单位,他们全部在巴军的一流军校接受过训练,其中包括北方区内一所世界级的登山学校。

北方轻步兵联队下属的步兵营在规模和结构上与西方国家的轻步兵营差不多。一个北方轻步兵联队的步兵营兵力大概在600人左右,下辖4个步兵连;每个步兵连下辖3个步兵排和1个重武器班;每个步兵排下辖3个步兵班和2个轻机枪组。每个连队装备有2门60毫米迫击炮。但这些轻步兵营几乎没有编成内的合同战斗力量。仅仅在营部直属队中编有1个4门制的81毫米迫击炮排和1个配有4挺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的防空班。此外,每个营编有1个在山地条件下机动中不可或缺的畜力运输班。

 

img3

 

(阅兵式上的北方轻步兵联队)

 

 

外界的观察家并不清楚当年越过实际控制线的巴军部队到底有哪些。但从印军俘获的巴军战俘以及缴获的文件来看,其中有北方轻步兵联队第4、5、6、12营,还配属有接受过高级登山课程训练的巴军精锐特种作战大队(SSG)的1个营,以及西北边境省(NWFP)前线军团的一些单位和吉德拉尔(Chitral)、巴焦尔(Bajaur)两支侦察队的力量。此外可能还有一些来自北方区的圣战者民兵越线占领一些哨所并参与了战斗。这些圣战者的参战规模至今仍在讨论之中。而巴基斯坦政府起初则声称是一些不受控制的圣战武装分子实施了全部入侵行动。不管巴军参战部队到底是怎么构成的,总之根据印度情报机构的说法他们的总兵力最后达到了1700人左右。

 

img4

 

(巴军的特种作战大队)

 

 

1

 

 

 

 

 

 

 

 

C.高海拔山地环境中的渗透行动

 

 

 

 

巴基斯坦的北方轻步兵联队在实际控制线上几个不同地段展开了分阶段的渗透行动。这种行动本身就是一项困难而危险的任务,在地形崎岖的高海拔山地环境中开展渗透更加充满挑战。一方面,几乎没有可以沿实际控制线运动的道路;另一方面,制高点上的印度哨所能监视广阔的一片地区,小分队一旦被发现就有被迅速包围的风险。因此,这种机动缓慢而危险。尽管风险重重,北方轻步兵联队成功利用了复杂地形和恶劣天候作掩护,在危险的山峰和山脊上向前运动,他们甚至还在没有被印军哨所和巡逻队监视的开阔地上行军。

 

img5

 

(巴军向老虎山渗透路线)

 

 

这些武装力量在1999年的春天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渗透到了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北方轻步兵联队以30人左右的小队组织渗透。印度人通常在冬季会撤离某些哨所,这就给他们的防线留下了一些缺口,而巴军士兵们就通过这些空档沿着山脊线进入了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他们使用骡马队和直升机越过实际控制线运送装备补给。印军的巡逻队发现了一些“美洲狮”和“美洲驼”直升机的活动,这些直升机能在极高的海拔飞行将补给运送到实际控制线的另一侧。北方轻步兵联队的士兵们把包括火炮在内的重武器拆解后用直升机运到战场。巴基斯坦的直升机飞行员操纵飞机贴着起伏的山峰飞行从而把自身完美隐藏在地平线以下,展示了其优秀的高海拔地区飞行技术。同时,骡马队和背伕也担负着把弹药、重武器甚至是火炮运送到战场的任务。

北方轻步兵联队成功避免了与负责实际控制线卡吉尔段巡逻任务的印军第121步兵旅的5个营发生接触。这个旅在冬季会考虑到严寒的气候和困难的生活条件从而将部分哨所的兵力撤回,这就导致其冬季巡逻和驻防计划中存在一段80公里的空白。印军的巡逻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敌人更容易进入的峡谷河床地带,在巡逻途中会尽量避开那些崎岖的地段和山脊线上的大风。除此之外,印军在冬季还投入了直升机对地面进行周期性的巡逻监视。但由于积雪反光严重,空中侦察的效果不佳仅能勉强对谷底地区进行监视。当巴军开展越线行动时,无论是冬季空中巡逻飞机还是地面巡逻队都未能发现对手的行动。尽管印军部分单位上报了一些零星的巴军活动和目击事件,但印军指挥官们完全没有料到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入侵行动。

 

img6

 

(巴军渗透计划图)

 

 

北方轻步兵联队最终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占据了130个左右的据点,形成了正面宽150公里纵深4-8公里不等的一个控制地带。一股兵力超过500人的巴军占据了穆什科山谷(Mushkoh)和达拉斯一带,并在能瞰制斯利那加至列城国道的老虎山和图图岭上构筑了阵地。另外大概100人左右的巴军深入卡吉尔镇附近的卡卡萨(Kaksar)地区4公里左右并占领了阵地。在更加北边儿的地方,250人以上的巴基斯坦武装进入了锡亚琴冰川最南边的巴塔立克(Batalik)和图尔托克(Turtok)地区。巴军的北方轻步兵联队通过成功的渗透活动占据了先机并占领了实际控制线上的制高点。尽管巴军并不清楚是否会面对印军的强大反攻,但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得不面对高海拔环境对他们的造成的不利影响。

1

 

 

 

 

 

 

 

 

D.自然环境造成的伤亡

 

 

 

 

高海拔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崎岖的地形在许多方面都给巴军的行动带来了不利影响。在5月下旬印军发起进攻前巴军士兵就遭受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通过巴军战俘和缴获的文件得知2、3月间的雪崩及暴风雪就给巴军造成了大量伤亡。北方轻步兵联队的士兵尝试了各种方法用极其有限的条件去构建永备阵地,一方面他们携带了玻璃钢小屋、雪地帐篷等等一些永久性掩体,另一方面他们在岩石山坡上挖掘出很浅的堑壕,修筑了一些阵地。他们甚至还在这些阵地上临时搭建了顶棚来保护自己免于外界恶劣环境侵袭和敌军间瞄火力打击。但是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因为夜间气温太低,水会迅速结冰导致建筑材料无法牢牢粘合在一起。这些由松散岩石构筑的阵地一旦遭到敌军炮火打击就会崩塌并埋掉里面的士兵。

 

img7

 

(印军缴获的巴军掩体)

 

 

长时间暴露在高海拔环境中对卡吉尔战场上的所有士兵都造成了身体伤害,哪怕是北方轻步兵联队中的本地人也不例外。北方轻步兵联队的大部分兵源都来自巴基斯坦北方地区,他们从小就在吉尔吉特周围的山区长大因而对登山非常熟练。北方轻步兵联队平时就驻扎在实际控制线上,所以他们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但是北方轻步兵联队中的许多军官并不是本地人,他们被长期暴露在高海拔环境中导致的疾病所折磨。一位曾经的北方轻步兵联队军官曾提到海拔的剧烈变化导致进入哨所的巴军军官几乎无法进食和睡眠,哪怕高原反应已经结束后仍是如此。巴军的士兵和军官都因长期在高海拔环境中执行任务而遭受到身心摧残。其实,最理想的情况是高海拔哨所的士兵通常在每10-14天就轮换到低海拔地区进行休养。根据一本被缴获的巴军北方轻步兵联队第5营的军官的日记记载,他的连队越过实际控制线时有71个人,但在印度发动反攻前就因为各种疾病而撤离了25个人,并且也没有得到任何兵员补充。

 

img8

 

(高海拔战场上的巴军士兵)

 

 

一方面,巴基斯坦没能补充北方轻步兵联队的兵力;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给巴军带来了严重影响。巴军占领的区域已经大大超出了其后勤极低所能支撑的极限。事实证明了,北方轻步兵联队和武装民兵太过薄弱,他们无法在守住阵地的同时分出兵力给自己运输补给。当印度空军消灭了巴军现存的补给线后,驻防在北方地区的巴军陆军也未能及时建立起临时补给线。印度空军摧毁了诸如芒热.达罗(Muntho Dalo)等补给点,进一步孤立了巴军许多前沿哨所。北方轻步兵联队的士兵不得不在补给消耗殆尽后倚靠缴获的印军口粮度日,据记载许多巴军士兵在战争后期仅能通过砂糖维生。虽然高海拔环境日复一日侵蚀着北方轻步兵联队的生存和战斗能力,它同样也在抵消印度压倒性军事优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

 

 

 

 

 

 

 

 

E.不对称战争

 

 

 

 

印度军队的空中力量使得其在面对脆弱的北方轻步兵联队时拥有不对称的军事优势。尽管印度空军在攻击北方轻步兵联队时不会遭遇巴基斯坦空军的拦截,但是高海拔的战场环境和巴军对防空武器的熟练运用极大抵消了印方的不对称优势并对印度空军构成严重威胁。一方面,印度空军的主力攻击直升机——苏联制造的米25直升机,由于自重过大无法在高海拔地区飞行,此外这里稀薄的空气也会严重降低机载武器的射击精度。另一方面,起伏不平的复杂地形给巴军的地空导弹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

 

img9

 

(巴军防空机枪组)

 

 

巴军的北方轻步兵联队部署了大量的防空武器来应对印度空军的威胁。据报道,可能有4个导弹连和2个高射机枪连与北方轻步兵联队一道越过了实际控制线。这些机动防空组利用地形褶皱隐蔽在巴军防御阵地周边的山峰上。在整个战役中,光是图图岭附近的巴军阵地就发射了多达25枚防空导弹。而据印军军官推算,巴方总共运送了上百枚导弹进入其防御阵地。巴方高效地运用了这些武器并在开战之初就取得了战果,从而极大限制了印度空军的作战行动。

 

img10

 

(印军缴获的巴军防空导弹)

 

 

由于巴军的导弹威胁,印度空军不愿意全力以赴支援陆军的地面作战行动。巴军的“毒刺”导弹小组在印军空袭的开头几天便击落了1架米格21战斗机和1架米17直升机。而印度空军对于这些损失的最初应对方式极大弱化了其在战场上应发挥的作用。印度空军一方面停止投入攻击直升机,另一方面给对地攻击机的行动设置了安全高度限制。这一限制措施虽然让战机远离了防空导弹的杀伤,但同时使得印军损失了一种重要的火力支援手段。在之后的战役行动中,印度空军不愿意降低飞行高度来为陆军战场机动提供精确火力支援。他们将作战行动重心放在对巴军补给点和巴军阵地后方固定目标的空地打击上。尽管北方轻步兵联队的防空武器与高海拔气象条件和山地地形环境联合起来限制了印度空中力量的运用,但是北方轻步兵联队仍然不得不面对比自身强大得多的印军地面部队的攻势。

 

 

万分期待您的转发与收藏

 

求打赏和点击

 

img11

 

 

img12

 

尊敬的诸位大佬,欢迎扫码加入“战例译注”知识星球,我们力争打造一个合作互赢的资源共享平台。

 

2020年4月10日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