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美】“多领域作战“——以2018年环太平洋「实弹击沉演习」为例

首页    战例    海上    【海】【美】“多领域作战“——以2018年环太平洋「实弹击沉演习」为例

【海】【美“多领域作战“——以2018年环太平洋「实弹击沉演习」为例

●作者/谢志渊(T

●整理/Nangwa

●取材/T《海軍學術雙月刊》杂志

 


 

 

 ===提要:===

一、美陆军2016年底首次提出「多领域战斗」概念,经过多年的论证与发展,2018年正式改为「多领域作战」;强调军种间多域、同时联合作战新概念,并做为未来破解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最佳方案。

二、美军发展「多领域作战」,并非要取代「联合作战」,而是为应对具高度学习力与实力相当的对手;以聚合力整合军种及友盟国家间各式跨领域作战能力,造成敌作战困境,创造「优势之窗」以弥补联合作战不足之处。

三、2018年环太平洋「实弹击沉演习」,美、日陆军首次以陆基型火炮及导弹,对远距离海上目标射击,系多领域作战进一步的具体化; 除用以验证「岛链防御」概念以及「以陆制海」战术,并借机强化多国联盟作战之机制。

四、T居第一岛链中央枢纽位置,亦属于美日「岛链防御」的一部分,因此,于美日作战思维发生重大改变之际,基于强化共同安全利益之考虑,亦为强化联盟作战之共识基础,T有必要反思既有制海作战有关作为,以利前瞻未来。 

 

===壹、前言===

2016年底美军首次提出「多领域战斗」 (Multi-DomainBattle,MDB)概念,经过多年对此概念的探讨,除认知从「战斗(Battle)」提升到「作战」(Operation)层次外,内涵亦逐渐具体化,据此,更将此种形态的作战以「多领域战」(Multi-Domain Warfare)或「跨领域战」(Cross-DomainWarfare)定义它的独特性。

2017年当未来可能自陆上发射导弹击沉海上舰艇想法提出后,「以陆制海」不仅开始被讨论,更于后续演习中被验证。2018 年环太平洋(Rim of the Pacific,RIMPAC)「实弹击沉演习」(Sinking Exercise, SINKEX),美、日陆军首次以各自的「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及「12式攻船导弹」验证「以陆制海」战术的运用。面对美日制海作战方式重大改变,甚至吸引XX海军不请自来的窥视,因此,基于强化T联合制海作战能力,等同于强化美、日、T准军事同盟关系之利基,于此同时,就值得T反思既有思维及作法上调整的可能性,也是撰写本文主要目的。 

 

===贰、多领域作战之发展===

2016年底美陆军训练暨准则指挥部(Army TrainingAnd Doctrine Command,TRADOC)帕金斯(DavidG. Perkins)指挥官于美国陆军协会(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rmy)年会上宣布,美军将朝向「多领域战斗」发展,强调各军种应相互协同提升联合作战效能,达成特定任务。换言之,帕金斯提倡「多领域战斗」之目的,并非要取代联合作战,而是要用于强化联合作战之能力。

何谓「多领域战斗」?按2017年「多领域战斗:21世纪兵种协同」白皮书所述,即须赖可跨越所有领域遂行兵种协同作为,在实体与认知行为运作能力上,超越敌人的高战备与高韧性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作战兵力。藉由可恃的前进部署兵力和强韧的作战编组,未来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将整合与统合所有战力,配合其他联战团队成员,创造多重领域和全战场纵深的暂时性「优势之窗」(windows of advantage),以获取、维持并利用主动权击败敌人,进而达成军事目标。布朗(Matthew W. Brown)中校将「多领域战斗」简要定义为「同时和动态地执行所有领域的综合行动,做为恢复联合部队行动自由和相对军事优势的手段。」强调军种间,多域同时的联合作战新概念,并做为解决当前敌人挑战美军的最佳方案。

对此,帕金斯更多次于《军事评论(Military Review)》撰文,论述此作战内涵,在〈多领域战斗:推动改变赢得未来(Multi-Domain Battle, Driving Change to Win in the Future)〉一文指出,发展此作战概念实源于1980年代的「空地战斗(AirLand Battle)」,并提供三个发展关于多领域战斗的价值,1.作战艺术,2.去中心化执行,3.整合战斗。另于〈多领域战斗:二十一世纪到来前的战争〉一文则指出,发展此作战概念的原因,来自对手和潜在对手,已经从第一次波湾战争以来,美军战场上的成功中学习,并凭借这些知识,他们正在调整自己的作战方式,同时加速其作战部队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寻求获得战略的优势,以抵销过去20年美军所享有的军事优势;换言之,美军为何要发展「多领域战斗」,实着眼于应对日益强大敌人或实力相当对手带来的挑战,除具军事能力外,更具强大学习力与致命性的影响力,已不允许美军完全以两次波湾作战方式,再次试图复制成功经验。

此一新作战概念,历经3年的发展,究竟应是「战斗」或「作战」层次的辨论后,2018年正式改为「多领域作战」,相关内容亦经不断的研究与验证,逐渐朝向具体化发展。新任陆军训准部指挥官汤森德(Stephen Townsend)将军亦亲自撰文,除表达此一新作战概念的具体化发展内容,应以建军分析模式来探究,包括准则、组织、训练、武器装备、领导教育、人员和设施等等,同时,对于为何改为「多领域作战」,提出3项具体原因说明:

1.如果这个概念要真正实现联合和多军种,就必须保持清晰一致,并致力于跨多个领域的持续整合,以实现联合力量的想法。

2.陆军无法单独做到这一点。武装部队可以赢得战斗和战役,但赢得战争是需要整个政府-无论他们是平民还是军人。

3.它永远不仅是打斗。在作战方面,没有人比美T队和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做的更好。然而,苏俄和XX最近采取的行动证明,国家层次的竞争再次出现。

我们对「多领域战斗」概念的使用,似乎仅适用于冲突阶段,如果与所支持国家战略背离,那么打赢将变的毫无意义。 

 

===参、多领域作战之核心内容===

2017年美军出版第一版《多领域战斗:21世纪合成武力进化2025-2040》一书,则是将「多领域作战」从讨论层次, 进一步具体化的代表。有关内容包括为何发展此战概念、作战环境的改变,到如何解决军事上的问题等,亦均有初步的构想。

一、首先,对于美军如何发展「多领域作战」,其主要的假定事项包括:

()对手将通过低于武装冲突门坎或美国人想不到的方法、手段,对美国利益发起挑战。

(二)对手可能在有限预警情况下,透过地区性行动发起武装冲突,夺取有限的战略目标,并在数天或数周时间内巩固其战果。

(三)由于精确制导武器、整合防空系统、网络空间武器、反太空武器及其他技术的扩散,使越来越多的潜在对手可能甘冒风险,从战术、战役、战略层次领域,挑战美军部队。

(四)如果威慑失败,美军和伙伴国家军队将授权保持足够的军事力量和战备状态,用以应对并击败实力匹敌的对手。

(五)为威慑与击败对手,美国与伙伴国家政府将授权友盟部队展开作战准备,以及攻击电磁频谱、网络、太空、非传统战以及信息战等领域。

(六)为执行整合作战用以威慑并击败对手,美国与伙伴国家、政府部门、军种和野战部队将发展并保持足够的互操作性。

二、对于多领域作战的中心思想,即在面对实力相当的对手时,面临武装冲突发生前,快速的向竞争状态转变,用以取得持续性相对优势的位置,达成包括联合部队得以保护伙伴(包括国内的、国外的)、努力使竞争状态向有利于美国及友盟发展,及阻止态势进一步发展至武装冲突。针对上述中心思想,多领域作战要求必须于前沿部署部队、远征部队与伙伴国家部队相混合,以威慑对手,并在冲突一旦爆发的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通常为数天,而非数月)击败对手。因此,发展包括战略、战役与战术层次的反制作为,不仅适用于武装冲突中,还适用于武装冲突前后的对抗阶段。在竞争状态下,联合部队及其伙伴国家部队可以通过多领域作战方式,威慑与击败对手的侵略行为。

()多领域作战主要方式包括

1.主动的稳定行动;

2.消除不稳定行动;

3.透过采取灵活的威慑选项与快速威慑反应选项,遏止情势升级;

4.为可能过渡到武装冲突而做好备战。

img1

图一:美军多领域作战空间架构图

 

采取手段包括:实施侦察、非常规作战、信息战行动、加强伙伴国家军队的常规、非常规作战能力,威慑敌常规部队、展示联合部队反制敌反介入作战的能力、展示联合部队从战略、战役距离实施机动作战的能力。

(二)多领域作战具体的行动包括

1.展开侦察与反侦察、以及作战准备,使联合部队与伙伴国家部队对侵略行为做主动反应。

2.于冲突发生初始,就要立即从全部的领域对敌展开竞争,削弱其关键能力或系统。

3.干扰敌主攻行动,为联合部队或联军部队采取进一步行动争取时间。

4.快速部署强力部队,击败敌人,夺取足以获胜之所望战果。

三、对于如何威慑传统武力的构想,主要表现在美军对未来作战环境空间认知的改变。按美军的作战阶段划分,结合新作战空间架构,将呈现美军联合部队与伙伴部队,可以透过展示其在拒止地域的作战能力,以及从战役、战略地域向近接地域机动远征的能力,威慑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在近接地域,于前沿部署具弹性形态的部队,展示其透过机动在物理、虚拟领域内直接与对手竞争的强大能力。此外,通过机动作战,可以直接挑战对手的情监打击系统以及一体化防空系统。在战术及作战支持区,友军可透过展示其各种能力的聚合,于太空、网络、电子战、联合打击、远程火力,以及反制敌一体化防空系统等,创造物理及虚空间的暂时性优势之窗(如图一)。

img2

图二:多领域各种能力聚合示意图

 

四、对于各种能力的整合,尤其一旦交战,美军联合部队与友盟部队将聚合各种能力,异地同时的对敌机动,打击敌的弱点,造成敌多重的作战困境,有助于击败敌人或终止战争状态(如图二)。

美陆军航空卓越中心和鲁克堡指挥官盖勒将军即表示「多领域作战」的要旨,在使机动指挥官能够打击敌人最脆弱的地方,无论是在空中、太空、海洋、陆地还是网络领域。相关作法包括:

1.打击敌ISR系统,透过跨多领域主动、被动反监视/反侦察手段,创造认知优势之窗,削弱敌打击系统的作战效能,增强打击敌地面部队、海上部队与一体化防空系统的突然性。

2.击败或压制敌打击系统,阻止敌挫败美联合部队前沿部队作战行动,并阻滞敌远征部队介入作战区。

3.击败或压制敌一体化防空系统,从空中攻击敌攻击系统、地面部队与海上部队创造优势之窗。

4.击败敌海上部队,阻止敌从海上向空中、地面领域投射力量,在某些情况,这可能是实现作战目标的唯一手段。

5.击败敌地面部队,在近接地区迫使敌终止进一步作战行动,阻止其防御准备,并有利于美军联合部队与伙伴部队,进一步于近接地区打击敌系统,及位于纵深机动地区敌军的一体化防空系统。

6.藉聚合各种能力开启优势之窗,威慑敌不敢使用核子武器。

7.信息环境作战使军事上的战果,转化成政治上可用于竞争的持续性结果。 

 

===肆、2018环太平洋「实弹击沉演习」===

2018年环太平洋演习,按美国太平洋舰队(U.S.Pacific Fleet)官网公布信息,6 月27日开始,8月2日正式结束,为期超过1个月。在此之前,5月美国海军官网已先对外发表声明,「2018环军演的主要目的,将提升联合部队的杀伤力、弹性和灵活性,来威慑和击败来自主要大国在各种领域所发起的侵略行为。」美国显然是想藉此演习,除强化联盟与联合作战之能力,并验证美军多领域作战之「以陆制海」战术,期能于未来战场上,有效反制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一、演习概述

2018年环太平洋演习由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办,副指挥官亚历山大中将主导,并担任演习联盟特遣部队(Combined Task Force,CTF)指挥官。加拿大皇家海军亚齐特罗尼(Bob Auchterlonie)少将,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奥本英之(HideyukiOban)少将担任演习副指挥官。参与国除美、日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新西兰、秘鲁、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汤加、英国和越南等共25国;水面舰艇计46艘、潜艇5艘,飞机200多架, 17个地面部队单位,总数约25,000人。计划进行一系列相关操演,包括两栖作战、火炮射击、导弹射击、反潜和防空演习,以及反海盗、扫雷行动、爆裂物处理、潜水和打捞作业等。

验证多领域作战之「以陆制海」战术演练为7月12日,由多国部队在夏威夷西侧的考艾岛(Kauai)周边进行「实弹击沉演习」,全程于5小时内完成。依据公布影片内容观察,多国部队分别以陆上、空中及潜舰等武器,采同时或依序方式对美军除役两栖登陆舰「拉辛」(USS Racine)号靶船进行射击;另为确保靶船不会在第一次射击时沉没, 试验导弹和火箭弹均以不装弹头或携带最少炸药的方式进行。 

img3

图三:2018环太平洋「实弹击沉演习」示意图

 

演习由日本海上自卫队以P-3C猎户座(Orion)反潜机进行靶船目标搜开始,完成追踪标定后,将信息传递至各作战平T进行攻击演练。首先,由美军灰鹰无人机(Gray Eagle drone)及日本陆上自卫队阿帕直升机(AH-64EApache Guardian)进行联合攻击,接续由澳大利亚以P- 8「海神」(Poseidon)巡逻机发射鱼叉导弹(AGM-84Harpoon),再由考艾岛的美陆军以「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发射6枚导引火箭,以及陆基「海军打击导弹」(Naval Strike Mis-sile,NSM)实弹射击,接续由日本陆上自卫队进行「12式攻船导弹」(Type 12 Surface to Ship Missiles)攻击,最后,则由美海军洛杉矶级攻击潜艇(Los Angeles class nuclear fast attack submarine)发射Mk48鱼雷, 靶船于中弹后逐渐沉没入海( 如图三)24。

二、演习评价

演习开始前,美国前太平洋司令部指挥官哈里斯(Harry Harris)解释,此种整合海岸防御的构想,是为了让美国陆军能专精于「跨领域战」(Cross-Domain Warfare),具备「多领域战斗」能力,未来的陆军「将杀死弓箭手,而不是去处理所有的箭」,可以直接打击海上目标。

演习结束后,参与演习的美陆军炮兵17旅,以该单位为核心,组建「多领域特遣队」验证多领域作战,以超越传统兵种协同作战思维,建立更具弹性的兵火力投射方式。指挥官温德兰(Chris Wendland)上校指出,此次演习是美国陆军第一次以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向目标舰发射导弹,目的是制造可以透过多种管道攻击,来击败敌人部队的方式。对于演习如何为现实作战做准备时,则是要把地面反舰资源与远程火炮能力,防空,情报,网络,电子战和太空融为一体,如此将可破坏对手的通信、扭曲其认知,并制造弱点以提供打击敌人的机会;另美陆军(Christopher C. Garver)上校则表示,此次演习还测试了操作人员与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如何在不同平T之间传递数据,提高联盟部队的速度和灵活性。

日本陆上自卫队西村智博(Tomohiro Nishimura)中校则表示,于考艾岛射击12式地对舰导弹,是日军第一次与美国陆军在夏威夷进行导弹射击训练,海上自卫队飞机也与陆上自卫队合作获取目标讯息;透过P-3C 反潜机传送数据至美军的武器系统,另还包括美军灰鹰无人机的射击数据,以及提供给阿帕攻击直升机,以30机炮射击目标,改善多国作战能力。

XXX大学亦对此演习做出相对的评价,认为美日联合反舰演习「首秀」,不仅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地对舰导弹,更暴露出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后,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加快提升海陆空反舰能力的潜在意图,同时也体现了美日之间新的协同作战水平。

三、演习特色

基于本次实弹演习并不单纯的只是一场火力展示,本身还是为验证「多领域作战」解决方案;以实弹验证新作战概念、新战术与新武器的最佳良机,期能探寻针对对手反制美军于海上自由航行与机动部署能力的有效反制。因此,从发布的有关信息,可具体归纳以下特色:

()「岛链防御」新作战概念验证

此次演习美日首次使用岸对舰导弹进行实弹射击,意味美国正在落实全新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作战概念,目的在于验证美、日军自2017年以来发展的「岛链防御」(archipelagic defense)概念;透过部署地面反舰及防空导弹,拒止XX于亚太地区的自由行动;此概念源于美国智库「战略暨预算评估中心」主任克里维奇二所著岛链防御:日美联盟与维护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倡议沿第一岛链串连美国及盟邦包括菲律宾与T,能以水雷、防空及攻船导弹,封锁岛链各国间的海峡,将XX限制于近海活动。

(二)「以陆制海」新战术验证

为验证「岛链防御」作战概念,美军与日本盟邦共同致力发展「以陆制海」的新战术。于此之前,2017年3月美海军陆战队亦第一次成功地从两栖攻击舰甲板上发射了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成功整合两种部队间火力,并找到如何在近岸战斗中使用各自装备的方法。10月并成功的透过F-35战机与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联机,由战机来传输坐标数据,而不是靠飞行员与火箭系统对话,直接摧毁目标。相关演习除展示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的快速部署,搭配空军所形成的快速打击能力,亦成为另一种新的战术选择。

日本在2013年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中,首次披露新开发的12式攻船导弹,用以打击接近日本近海岛屿附近的敌舰目标,最终取代所有现役88式陆基攻船导弹。依日本防卫省2014至2018年度的「中期防卫计划」,2018年起除计划在美大岛、宫古岛与石垣岛三座离岛部署此新型攻船导弹,亦计划在冲绳岛部署,形成「扇形海上封锁线」。

img4

附表:美日陆基火箭及导弹基本数据表

 

(三)新陆基型反舰武器验证

本次演习射击距离靶舰约100公里之远,但美日两军之反舰火箭与导弹均能成功命中,可谓针对新式陆基型反舰武器的再验证。于此之前,媒体已批露2017年8月美军于北海道进行「北方毒蛇」(Northern Viper) 演习中,首次由驻扎冲绳的第3陆战师,于日本本土射击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此系统最大特色除了本身可以于道路上高速机动部署,亦可被C-130运输机及海军作战平T运载快速部署至各个地方,另一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为火箭精准化与导弹化,相较于对传统多管火箭的要求与需求,两者已开始有明显的差异;另对于日本陆上自卫队重点在验证12式攻船导弹,除其有效制海射程达200公里,已大幅超越原88式攻船导弹的100公里,另地形匹配和目标识别技术,更已达到类似巡弋导弹设计之功能(如附表)。

(四)多领域作战准则有关因素验证

新作战概念的核心,是要以灵活和有弹性的部队形态,整合美军及友盟部队各种型式的战力,能异地同时的投射到作战地区,获取相对优势位置与控领关键地形。此次演习过程,除充分展现多国联盟作战精神,异地同时打击海上深远目标,以及陆海空各军种作战能力的整合发挥等特色,正符合多领域作战解决方案中,所涉及三种相互关联因素的组成:

1.调整部队战备状态,以威慑敌人「既成事实」(faitaccompli)的行动或击败「混合战争(hybrid war)」;

2.采用具弹性的编组形态(employingresilient formations),赋予任务式指挥方式授权,不仅能够在域内实兵力现投射与介入,而且还能够于扩张作战地域内展开半自主作战;

3.聚合能力(convergingcapabilities),创造优势之窗,促进部队机动。 

 

===伍、对制海作战启示===

制海是制海权在近代海上战争条件变化下的衍生概念。《T军语辞典》对海权的解释,「对所望海域能作有效控制与运用力量及其影响力。」对于空权则强调,对所望空域之控制与运用,然而现代战争,制海必先制空,亦须讲求空岸之配合运用与水下之有效控制,才能达到整体制海之目的。据此,T制海权明显与美军多领域作战「以陆制海」有所不同;美军凸显出陆军未来角色,可以透过具高机动力之火炮系统, 直接遂行远距离攻击敌舰艇,协助海军争取制海权之可能性,除强调军种各种能力的聚合,更强调与友盟国家共同遂行联合作战,强化与友盟国家之关系。

一、未来制海作战可以是联盟作战

依美日对「岛链防御」作战的推动,「实弹击沉演习」实为此防御概念的验证;此演习由美国主导,整合日本及澳大利亚两国共同执行,本质上,就符合联盟作战的意义「为两个(含)以上国家基于某事态,欲达成特定目的,一种暂时性的共同行动关系。」,作战时则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战争力量,形成综合性战力,遂行对某一共同敌国或数个敌国之共同作战。」,尤其T位居第一岛链之枢纽,除为岛链之重要组成,亦为美日「岛链防御」能否成功之关键。因此,T未来的制海作战就不应仅限自身实力,还可以透过共同安全利益的战略结合,建构联盟作战的合作关系,产生一系列直接与附加效益,包含:

1.阻止战争发生;

2.增大军事潜力;

3.形成有利态势;

4.确保胜利战果;

5.维护区域和平;

6.军费减轻,分散风险;

7.能获得较多之行动自由等,以符合T未来制海作战之效益需求。

二、未来制海作战可以是跨域型的联合作战

依「实弹击沉演习」观察,是在联盟作战的共同基础下进行,参演国除分别以陆基、海基与空基等不同作战平T武器,对海上目标实施射击外,演习全程呈现不同作战地域、异地同时的联合作战场景;先行对目标实施远程侦搜与标定后,续将情监信息传递至各作战平T,采依序或同时攻击方式进行。此作战场景与T联合制海作战「系运用海军兵力,联合陆、空军以总体作战行动,控制并阻止敌人利用我所望海域。」相较之下,鲜明的军种跨领域与聚合能力综合展示,除提供T未来重新整合制海作战能力之可能性,亦可扩大制海作战思考,制海的范围包括:

1.主要海上交通线。

2.海上战略要点。

3.重要港口及海岸(滩)。

4.邻近之陆上要域。

5.其他所望之海域。 

如T能在北、高两处部署攻船导弹,将可结合美军于冲绳部署的高机动炮兵系统,及日本陆上自卫队于包括石垣岛、宫古岛、冲绳岛与美大岛等地之12型攻船导弹部署,不仅可建立共通信息链路与情资分享,还可进一步向南延伸第一岛链之防御范围,强化反制「反介入/区域拒止」之陆海空联合作战能力(如图四)。

三、未来制海作战武器可以是多元化与精准化

此次演习目标距离考艾岛约100公里,射击武器多数为长距离100公里以上精准化武器,包括陆基及空基型武器,计有鱼叉导弹、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海军打击导弹、12式岸对舰导弹,采直接或导引方式对靶船实施攻击。因军种间的跨领域射击,已经改变陆军武器未来的发展趋势。美《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近期报导,在对抗X、俄威胁时,美军最需要强大的远程武器,包括目前美陆军正在开发远程高超音速武器和战略性远程火炮,这两种武器可以从1,600公里以外距离发动攻击;第3种武器是新一代高精密度导弹,预备用来替换老旧的战术导弹系统,新型导弹将配备传感器,可以打击陆海空的各种目标。第4种武器则是战术性增程火炮。目前计划将M109A6自行型155榴弹炮进行炮身和炮管改进,并使用新型炮弹,让射程提升到70公里。未来则希望再扩增至120-130公里。美陆军未来司令部(Army Futures Command)成员、也是远程高精武器研制小组(Long-Range PrecisionFires)主管拉福帝(JohnRafferty)表示,「我们的目的是渗透和瓦解敌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体系,为美军创造机会并保持更大的机动性。」基于此考虑与趋势,T就可以考虑发展包括陆军炮兵弹药增程与精准化(如雷霆2000)、海军岸基型导弹机动化(雄风二型攻船导弹),并结合空军现有空对舰导弹(AGM-84鱼叉导弹),建构更多重且弹性的联合火力形态。

四、持续准则发展与创新

美军基于作战环境与对手能力上的重大改变,发展未来2050年「多领域作战」准则,除为具体化发展之基础,更引导部队从事各项演训与验证,目前仍持续进行中。因此,基于此作战概念是以XX为主要假想对手,亦正符合T准则发展之主要依据,加以未来美军的制海作战,除不再局限于由海军担任要角外,还更要结合友盟国家之军事力量等等改变,T实有必要针对三军联合作战准则做修编之考虑。并责由一更高位阶之单位,以项目方式主导从联参各军种之准则修编,方能减少或避免美军多领域作战发展过程之障碍,包括:

()仍有超过一个以上的问题须被处理。「空地战斗」发展的背景,在于应对华沙公约组织;是已知的敌人,于特定地区将使用何种武器而设计。然而,当前对手是实力相当的对手,尤其XX与苏俄于不同领域带来挑战与威胁时,须重新设计包括太空与网络等领域,可协同各军种的作战概念。

(二)须由更高的单位负责联合概念的发展与实验。为解决XX与苏俄造成的挑战,军种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根本性冲突,若要发展由陆军所倡议之多领域作战,将需要更高位阶的单位,方能整合各军种的共识。

(三)新文化概念的聚合。军种因文化产生作战认知的根本性冲突,所以若要发展多领域作战的能力,就必须发展能相互了解的战场空间管理。

img5

图四:美日T联合反舰作战示意图 

 

===陆、结语===

美国是否会于有军事危难时,即刻派兵救援,虽存有很大的争议,但对于持续与美军保持紧密关系,争议则相对较小。尤其,当XX对美军「多领域作战」发展亦予高度关注,加以美军不再假设其能于任何领域随意进出时,T是否在制海作战上,面临同样的压力与问题,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事实上,2018年环太平洋「实弹击沉演习」虽只是美军多领域作战发展过程中的小部分,却已相当具体的指出未来制海作战方式改变的可能性。因此,当美军基于包括试图弥补当前联合作战行动的弱点、要发展更加适用于未来作战环境的联合部队指导、强调各种战略资产向战术单位转移和聚合,及支持更加开放的军种联合模式等原因,而发展多领域作战。基于同样原因,T就有必要针对当前作战环境与作战形态的重大改变,做出适切的调整与响应,除可思考如何从多领域作战来强化联合作战,更可从「以陆制海」方向寻求未来制海作战的新思维,发挥各军种作战平T之聚合能力,进一步

具体化防卫作战与联盟作战相结合之可能性,利军情的需求。于此关键时刻,实值深思当前处境,并应立即着手擘划未来之战略,以取得战争胜利。

2020年3月13日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