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苏】保卫Bamut
PS:特别声明,本书未经原作者授权,翻译内容相关权利我予以保留,禁止未经本人允许用作商业用途,转载或借用相关内容请预先告知。
本文译自《Fangs of the lone wolf : Chechen tactics in the Russian-Chechen wars》一书。
作者:老狼
译图:启飞
校对:Nangwa
时间:1995年6月中旬
叙述:Musa
背景:截止1995年春天,俄军已经占领格罗尼兹和车臣其它主要城市。5月,Vedeno未经激烈战斗便陷落,车臣指挥机构远撤进入深山。Shatoi和Nozhai-Yurt于6月13日落入俄军手里。Bamut成为车臣人唯一掌握能占领的村子。俄军前期对Bamut的进攻失败,并且村子已经残垣断壁。烧毁的俄军坦克和BMP(装甲运输车)战车让横贯村庄的主干道格外耀眼,反映出这里发生的战斗何等激烈。
掌握了Shatoi,俄国人重新集结力量夺取Bamut。同时,东部包括Bamut广大前线都在Ruslam(Khamzat)Galaev指挥之下,负责村庄地面防御的方向指挥官是个车臣人,叫Boris。观察到俄军在平原地带向Bamut机动准备最后攻击,Boris 发布SOS--向所有车臣武装人员和部队寻找支援。当时,Bamut的防守人员都是男性志愿者和其它地方的志愿者部队。
“很多事情是强制性的:向地区指挥官报道你已经到达、你的部队实力、包括提供其他更多信息,从而能够按能力和需要将你置于相应的阵地,”某个头头说道。通过这样的方式,Boris能够明了自己部队的配置地、分配他们的力量、利用可能的资源修筑防御工事。随着到达的部队和单个战斗人员不断向Boris报道,他权衡需求并分配各种战斗要素,把他们放到他认为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分布在Bamut西部防守边界上的车臣部队疯狂地挖掘之字形战壕,用来抵挡迫在眉睫的俄军攻击。车臣人甚至把战壕挖到了Bamut东侧森林覆盖的山边上。伤员收集点也建立在村子东边树木掩盖的山上。车臣人用木板在Fortanga河上搭建人行桥,连通村庄和位于村子西部的作战点位。像往常一样,搭建材料本来很紧缺,但Bamut到处是被摧毁屋子的村庄,为加强巩固防御了完成通路建设提供充足材料。
Bamut西部的战壕有好几道,这些战壕前方50-100米本是民居,现已经被烧成了黑炭。车臣人把他们的要点配置在整个战壕上。这个战术被完善,建立在数月车臣人“边打边退”原则惨痛教训之上。总体上认为作战时不断转移,保持机动性,而不依托容易被俄军空中打击、火炮和迫击炮发现并摧毁的固定防守点。
Bamut作战开始时车臣人本来以为是炮击紧随突袭那样。车臣人对这样的套路非常熟悉并认为“又是老掉牙的打法--苏联打法。”他们能轻易看到俄国人呆在他们北边的平坦地域。距离点位至少在1公里以外,在他们唯一的反坦克火器RPG的有效打击范围以外。车臣人只能蹲在他们依树林带挖出的相对安全点之内等待密集炮击结束。最终炮击结束,车臣人跑回他们战壕的点位,看到装甲车和步兵已经开始沿着主干道向村子方向前进。
在Achkoi-Martan方向俄国人也进行了佯攻。不清楚车臣人是怎么得到消息的,但他们希望如此,认为它是一次佯攻,并且不会上当。他们坚守阵地对抗从西北方向向他们推进的俄罗斯部队。当俄罗斯部队抵达Bamut,车臣一支到小股部队突然出现,在宽阔的战线上直面反抗的车臣人。
当Boris掌握了整个Bamut防线的全权指挥,每个小部队指挥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区域和人马。他可以自由的使用他自己的战法,包括他和他的部队在防线上的作战。正因为如此,Bamut防线第一天的战斗变成在俄军连贯战线上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俄军战线被作战迷雾和战斗拉锯分裂。车臣人最强点是,每个小队都试图去保护侧翼安全。每个车臣部队都各打各的,按照自己的打法,依照自己的计划。
一旦进入射程,车臣人就用RPG和自动火器招呼到达的俄国人,并小心谨慎,不在一个地方呆过长时间,防止俄国人呼叫并引导有效火力打击。战线上两场重要的战斗打乱了俄国人的进攻,并迫使他们撤退(查看地图细节2)。车臣人能够在左翼包括一部分俄军部队。一支右翼的车臣部队本来要携带反坦克地雷去Bamut,但用自己的战术对推进的俄军反动了攻击(查看地图细节1)。
认识到他们必须转移了,并想把俄国人干翻在他们放弃的阵地,车臣人在他们自己的战壕里埋设了反坦克地雷,并连在一起远距离起爆。在猛烈的炮火下,车臣人按照计划,撤退到第二道战壕。俄国人追着撤退的车臣人跳进放弃的战壕,并开始加固刚占领的阵地。车臣部队从第二道战壕引爆了地雷,整个地段被摧毁,消灭所有占领战壕的俄国人。当自己的步兵没有了以后,俄军装甲车在火力打击下开始后退。“这些战壕彻底被炸毁。但我们没有能力干掉装甲车。装甲车在没有步兵协同的情况下撤了回去。他们撤退了300-400米,因为没有步兵他们会马上被火力覆盖。”Musa回忆到。
俄国人推进受阻,并马上退回到车臣人RPG射程之外的进攻发起阵地。火炮又一次猛烈轰炸车臣人的防线,车臣人也马上带着他们的伤亡人员转移到他们山上的阵地。第二天,俄国人又发起进攻,但战斗持续时间很短。这很有可能是一次火力侦察,用来试探车臣人到底是呆在那里防御,还是像以前他们做了很多次那样隐退进了山里。当遇到顽强抵抗,俄国人的攻击马上撤回。据Musa讲,整个第二天的战斗持续时间没有半个小时。
当晚,俄军派出侦察小组试图穿越车臣防线并在车臣防线后方行动,呼叫炮火和空中火力打击车臣人的阵地(查看地图细节3)。他们试着从防线中间渗透,但一个要点的4个车臣人发现并与他们交火。一个简单但致命的火力对射随即发生,这个11人的俄军侦察小组10人被击毙,1人被俘。在盘问下,这个俄军战俘告诉车臣人,“他们的目标是穿越防线,潜伏在村子里,寻找车臣人火力点阵地,并呼叫火力打击这些坐标。”这个战俘也被问到了他所在部队的实力,因为已经打退了他们两次,车臣人已经准备展开反击并攻击俄罗斯人的据点。这个俄军士兵熟知他们的部队,并劝告车臣人放弃他们所有进攻计划,因为这样干风险太大。俄国人数量庞大,反击行动成功的最小可能性无法与它的风险相比。
车臣人继续挖沟,治疗伤员,等待俄罗斯人下一次的进攻,大家都认为下一次的进攻更加猛烈。然而,俄国人没有进攻。防守Bamut的车臣人从广播里听到 Shamil Basaev攻进了俄罗斯和后续谈判与停战的消息。随着暂时的停火俄罗斯和车臣双方的战线上停止了敌对行动并维持了下来的几个月。
Bamut是车臣最后的一个牢牢掌握的地方,并可预见他迟早要落入俄军之手。然而,因Basaev突击了Budennovsk的停战,Bamut避免了1995年被俄国人占领。1996年,俄罗斯继续对Bamut展开进攻,但车臣人能够成功保卫村子,并且在第一次战争(1994-1996)从来没有落入俄罗斯人的手里。
评论:第一天的战斗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纵然车臣人转移迅速,俄罗斯人在左右两翼损失惨重,车臣武装战线上指挥官说他们有很多人被打死打伤。伤亡的具体数字不明,车臣防守人员也不知道具体数字。车臣些战斗退役老兵坚信至少100,最多300车臣人参与了当时Bamut的保卫。一个指挥过一条战线的人说,只有Boris知道防守人员具体数量,这是为了最大限度防止俄罗斯人从车臣战俘口里得知这种信息的预防措施。
俄罗斯军队的数量和伤亡也不清楚,但车臣参战人员说有很多俄国人伤亡并被击毁了一些装甲车。当然,像其它战斗一样,双方都有意减少自己的损失数量并夸大敌人的损失数量。
在主攻中部署的俄罗斯军队至少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并加强了一个坦克连,配属了自行榴弹炮。火力准备可能是用四轮炮火打击预有准备之敌,但经常在2轮过后就停止,因为防守没有纵深,也没有前沿突破和打击机械化敌人需求。行动部队的展开,按照基本的营战斗序列,以营纵队到排横队的形式展开。大量精力都用到了保持战线连贯性上,使用最大火力推进。车臣刚好相反,没有战线,虽然他们准备了大量阵地。在炮火准备期间,甚至他们的阵地都不一样。火炮提供支援但行动却未能充分协同,因为车臣人有足够的时间在坦克和步兵到达前、在炮火停止后奔向他们的防守阵地。
俄国人的佯攻很可能连级别的,没有压迫性。虽然他有潜在能力打乱整个车臣人的防守,从后方威胁他们的防线,控制他们的逃跑路线把他们压缩到某个区域,轻松地用炮火单元清除。车臣人可能预知了佯攻的规模,因为他们沿分开的轴线行动,这儿当地车臣人可能充分担任运输角色。
车臣人高效地体现了集中指挥和分散指挥--这是二战时德国人在战场上发明一项技术。车臣人即没有看到德国人的手稿也没有刻意这么做,但是车臣人的文化让达成这样的指挥方式成为必然。它发挥了作用,但让车臣人在同室操戈中付出惨重代价且无法从其他部队协调有效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