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T】【报告】美国“陆军装甲兵军官高级班MCCC”完训心得报告

首页    出版物    报告    【陆】【T】【报告】美国“陆军装甲兵军官高级班MCCC”完训心得报告

 

提要 

美国装甲兵军官高级班 (Maneuver Captain Career Course, MCCC)系为美军训练装甲兵上尉阶军官的必需课程,全程以连、营训练课目为主线,内容包含部队指挥程序(Troop Leading Procedure, TLP)、连作战命令下达(OPORD)、连级战术及指挥领导技巧、军事决心策定程序(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MDMP)、营级指挥参谋作业技巧等,培养协同作战能力。训练学员能够充分运用指挥官的机敏思维(Critical Thinking)于任务指挥,建立团队共识、明确下达指挥官企图、纪律要求、运用任务命令及承担必要风险的能力,于仿真真实的任务中,培养学员任务分析能力,并有效运用所学技能,克服战场瞬息万变的战况。 

笔者于105年11月奉派至美国班宁堡基地参加美国装甲兵军官高级班 02-17期(2017年结业第二期)受训,训练期程约24周,其中针对其训练组织、学校现况及训练之过程记叙心得分享,并提供具体建议,以利装甲兵精进其训练教学模式及多元化课程。

前言 

‘班宁堡基地”(Fort Benning)位于乔治亚州哥伦布(Columbus)市,于2010年调整为”机动作战训练中心”(Maneuver Center of Excellence,简称 MCOE),基地内训练课程包含伞兵(Airborne)、突击兵(Ranger)、步兵 (Infantry)、装甲兵(Armor)、狙击手(Sniper) 、新训中心等多项训练课程;平时任务主要负责步兵及装甲兵军官、士官、士兵的基础训练,及空降、突击兵干部等专长训练。 

壹、美国装甲兵军官高级班教育目标与教学资源

一、班教育目标: 

(一)结业学员均能精通部队指挥程序(Troop Leading Procedure, TLP),并在步兵、装甲兵、史崔克(Stryker)联兵旅指挥作战时,能独立、有效并灵活运用相关程序、计划、训练及善用混合兵力。 

(二)培养担任连长时于战场中精准计划、同步运用直(曲)射火力、近战及近接空中支持等能力。 

(三)培养担任营级参谋人员精通军事决心策定程序(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MDMP),使营级主官能够在复杂的军事行动中,获得充分信息,下达决心,取得优势,进而获取胜利。 

(四)使学员能够充分运用指挥官机敏思维(Critical Thinking)于任务指挥,建立团队共识、明确下达指挥官企图、纪律要求、运用任务命令及承担必要风险的能力。 

(五)结训学员将具备担任连级部队指挥官、营级参谋的能力、了解战场指挥、激发部属潜能、有效计划作战,并有领导部属的能力、充分展现个人自信及领导者风范。 

(六)通过本班次训练的军官,应赓续自我充实,持续学习,使自己能够顺应时势、灵活运用,未来相关国际军事交流,将能以共同的军事语言、军事概念,发挥联合作战规划及指挥能力。 

二、师资能量与教学资源: 

(一)师资素质分析与编组: 

1.师资素质分析: 

教官遴选皆为已任连长及营级以上参谋(参三为主)人员,任期1至3年不等;连、营教练等核心课程皆由各小组教官负责授课、测验、听取简报及评分,另有其他专业项目如兵器、工兵、通信、火协、战争史等,则采取大班制教学,相关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官(中校、少校、士官长等)或退役转任教师实施教学。 

2.教学编组: 

各召训队(Team)由一名中校主任教官担任队长,全队区分9至12小组(Seminar)授课,各小组由一名资深上尉或少校担任教官兼小组长 (Small Group Leader, SGL),各小组学员约10至14员;于连级课程结束后重新编班,使学员吸收不同教官的领导及教学模式,并借以增加同期学员间接触、教学相长机会。 

(二)教学资源: 

1.软件设备: 

在学员依想定制作作战命令简报后,运用各种仿真软件推演,借以验证计划在战场上的可行性;本班次所使用的相关软件计有: 

(1)近战战术训练系统(Close Combat Tactical Trainer, CCTT): 

区分单兵以及单车,单兵系统可结合 VR 系统仿真战场环境,单车则是以成员组合训练为主,可与 JCATS 系统整合使用,训练着重于人员模拟实际行动,广泛使用于初级班及高级班。 

(2)拟真战场训练(Virtual Battlespace, VBS): 

类似计算机电玩及电视游乐器,系统可结合鼠标或游戏杆,训练重点在使学员以第三人称视角,分析、了解战场环境。 

(3)火力要求验证软件训练(Call For Fire, CFF): 

以望远镜结合大屏幕,训练学员熟悉火力要求、及射弹修正的能力,培养每一位战斗人员均能执行火力要求,为相当基础课程,广泛训练于官、士、兵。 

(4)未来作战指挥系统(Command Post of Future, CPOF): 

模拟战事开始后,未来可能发展情势走向,以供指挥官研拟行动方案及下达决心的参考依据。 

(5)联合对抗战术仿真系统(Joint Conflict and Tactical Simulation, JCATS):供营、连级指挥官与参谋借由系统仿真,评估计划做为是否可行,与 CCTT 系统统合实施训练,效果极为显著,学员可依照自己计划的作战命令,从仿真器小至单兵的操作、大至营级的计算机仿真,来交互验证作战计划的可行性,分析作战任何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2.硬件设备: 

(1)各学员于开学前领用笔记本电脑1部,所有课程相关数据均建置于伺服端硬盘,供教官与学员间教学资源共享及在线准则查询。 

(2)各小组使用一间独立教室,教室内配备4块移动式白板,2块固定式白板,投影机及投影幕2套,电视2台,悬挂式摄影机1部,兵棋沙盘1组,电子设备均由教官计算机控制,交互使用,增加教学灵活度。  

贰、2017-02期军官高级班学员组成分析与课程介绍 

笔者本次参训2017-02期,学员共区分8小组授课,每小组各12至14学员,其中美国国籍86员,国际学员27员,合计学员共计113员。 

美国籍学员: 

以陆军(步兵、装甲、炮兵、航空兵)及海军陆战队两军种为主,均为任职4-6 年的资深中尉或上尉,学员大部分无担任连长经历,但均担任 2 年以上排长或副连长职务;美籍学员进入机动作战军官高级班实施训练,系以单位需求派遣荐报。 

国际学员: 

本期国际学员分别来自台湾、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德国、比利时、瑞典、希腊、挪威、科威特、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突尼西亚、利比里亚及塞拉利昂共和国等 17 国 27 员;学员均为中、上尉及少校阶步兵及装甲兵军官,学员自报到至离校之生活辅导与掌握由国际学生办公室(International Military Student Office, IMSO)负责。

 

1 学员比例图 

 

  

 图2  美国装甲兵2017-02期国际学员结训合影 

  

美国装甲军官高级班课程共区分为连级教练、营级教练及通识课程等 3 个主要阶段,其中连级教练约 12 周、营级教练约 7 周、训练作为与规划约 4 周共24 周,另体能训练课程结合于 24 周各阶段每日训练中。 

连教练阶段(PHASE A): 

主在训练学员运用部队指挥程序(TLP),以实作方式完成计划,并对下级单位实施命令下达(OPORD),训练连级战术指挥、领导及规划技巧,培养指挥协同作战能力。 

营教练阶段(PHASE B): 

主在训练学员将 TLP 内拟定计划之程序提升至营级阶段,运用军事决心策定程序(MDMP)训练学员于担任参谋时如何依照各参之特性实施任务分析,依研拟、分析及比较行动方案,提供指挥官正确信息以规划作战计划,下达决心。 

通识课程阶段(PHASE C): 

主在指导学员运用美军在线训练规划系统,完成部队训练相关如场地、期程、阶段等规划,训练学员能结合部队实际状况,安排最佳之训练方式,以利部队实施训练,本阶段更包含战史、沟通技巧、兵科或武器系统等专业领域予以探讨研究,提供学员更多元多方面的学习。 

美高班课程规划与阶段划分: 

美国装甲兵军官高级班课程以连级(Company)及营级(Battalion)两个阶段为主为主轴,其余部队训练规划、一般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及沟通技巧等课程为辅,其中各阶段皆包含体能训练及测验,期末时将各阶段体能训练项次整合实施测验(Cross Fit),以下针对各项课程重点及时数分配说明如后:  

 

3  美高班课程时数分配图 

 

(一)连教练: 

此阶段着重于部队指挥程序运用(TLP),高级班美军参训学员为战斗官科军官候选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核心课程设计上以连级教练为首要,其目的在使结训的学员于担任连级战场指挥官一职时能够熟稔并灵活运用所学,避免指挥不当,造成官兵在战场上之伤亡;连级教练共区分5进度(A1~A5),以不同想定、地点之任务反复训练学员任务分析、计划、兵火力运用之能力。 

 

4 连教练野外实作 

  

◆A1—想定地点为班宁堡基地东方战斗教练场布什高地(Bush Hill),任务为以轻步兵连(Infantry Brigade Combat Team,IBCT)攻击,夺取该高地。 

◆A2—想定地点为美国加州沙漠地形训练中心,任务为以战车连战斗队(Armor Brigade Combat Team, ABCT)执行阵地防御。 

◆A3—想定地点为伊拉克,任务以战车连战斗队执行攻击夺取目标。 

◆A4—想定地点为与班宁堡相邻西北方的哥伦布市区,城镇地区作战,任务为以史崔克连战斗队实施(Stryker Brigade Combat Team, SBCT)攻击并夺取重要建筑。 

◆A5—为连级期末命令测验(Battle Forge),营战斗队区分轻步兵连、战车连、及史崔克连等战斗队,各连赋予不同攻击任务,于测验时抽签决定各学员测验项目,国际学生按兵科实施测验项目。 

 

5 连教练野外实作(夜间任务分析) 

 

1.目的: 

连级教练课程的目的在使学员了解并熟稔自接获上级命令起至命令下达的部队指挥程序(Troop Leading Procedure, TLP)—受领命令、下达预备命令、完成初步计划、采取必要行动、实施侦察、完成作战命令、命令下达、督导实施与修正等8项。 

2.实作概述: 

在分析任务时,需运用战场情报整备(Intelligence Preparation of Battlefield, IPB)—战场空间界定、作战地区分析、敌军威胁评估、敌可能行动分析等步骤,依据营级作战计划完成混合障碍透明图(Graphic Terrain Analysis Overlay, GTAO)及敌军作战想定绘制,依据敌可能行动分析,发展我军行动方案,完成火力规划细节,寻找突破口(SOSRA),达到决胜点;尽管各作战想定各异,学员仍须以上述程序逐步完成计划,借由反复实作训练学员熟悉准则所规范的程序,以达各部队指挥官于作战时,以统一标准、系统、程序,完成计划、指挥部队及创造完善绵密之火力规划。

 

6  创造突破口 SOSRA 概念图

 

 图7  SOSRA 结合火力规划概念图

 

3.授课模式: 

每日课后,教官会要求学员预习课程所需准则内容范围,以维持上课节奏,并共同研讨、教授准则内容;上课中,教官请学员针对各主题实施发言,逐步诱导学员完成各项程序,鼓励学员表达不同意见、分组讨论,以达教学相长目标;在准则规范下及有限资源中,每位学员依据其职务经历、单位属性、实战经验等均有不同看法与计划作为;在课堂中交互讨论的过程能够使学员间相互学习彼此长处,补足自己缺乏的部分;教官一再强调,所有的想定及状况下,虽然会有较不可行或错误的计划,但不会只有一种标准答案(The Way),教官指导出来的方案,仅是一种方案(A Way),只要不会造成致命错误的,都可以是可行方案。 

4.实作及测验: 

每次想定的作战命令完成后,学员需携带自己制作的战斗手板,向教官实施一对一简报,仿真自己对所属实施命令下达,命令下达时限45 分钟(简报完毕至决胜点DP),教官会针对简报内容评分。评分不合格之学员需重新制作手板,再行实施简报。 

A5连级课终测验想定简报,学员于06时00分受领预备命令,07时00分前须完成连级预备命令,教官逐一审阅预备命令后即发放纸本营作战命令,并于07时00分至08时00分由教官组成营级参谋群简报营作战命令,学员需于7小时内完成连级战斗手板及作战计划,随后即开始向教官实施一对一简报,简报不合格或连级教练总评不合格者,纳入下一期开训学员重新受训(Recycle),本期课终测验后,计有6名学员遭降至下一期。 

 

8 连教练野外期末鉴测沙盘推演(担任假想敌连) 

 

(二)营教练: 

本阶段训练系以军事决心策定程序(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MDMP)—受领任务、任务分析、发展行动方案、分析行动方案、比较行动方案、核准行动方案、计划颁布等7项为主要架构。本阶段共区分4阶段(B1~B4),在同一地点(美国加州沙漠地形训练中心)、不同作战想定及任务,以各小组为单位,由学员轮流担任营级各参谋,共同完成营级任务分析及作战计划写作。 

 

9 营教练参谋简报 

 

◆B1—以步兵营战斗队实施阵地防御。 

◆B2—以装骑侦搜中队实施侦察作业。 

◆B3—以装骑侦搜中队实施侦察作业。 

◆B4—计划于其他国家(菲律宾、非洲等)作战之想定;本阶段系期望学员以该国家周边整体战略为考虑,发展在其他国家作战(或支持作战) 之可行性及简要作战构想。 

1.目的: 

营级教练阶段训练目的在使学员充分了解军事决心策定程序 (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MDMP),并运用于参谋作业,训练学员研拟、分析、比较行动方案以及下达决心决策的能力。 

 

2.实作概述: 

每次想定皆须实施预备命令简报、任务分析简报、行动方案简报、作战计划简报等,必须于教官律定时限内完成,并由一名中校教官至各小组听取简报及沙盘推演指导。 

 

 图10 营教练沙盘推演 

  

接续实施参谋作业,主要运用未来指挥所系统(Command Post of Future, CPOF)为平台,MDMP 各阶段完成后亦借由该平台实施计算机兵推及简报,以保持参谋间作业之流畅度及一致性。 

各想定的营作战计划完成后,学员借由联合对抗战术仿真系统(Joint Conflict and Tactical Simulation, JCATS)验证计划的可行性;在此阶段,由各学员担任副营长以下营级参谋、连长职务,以小组完成之作战计划与其他小组实施计算机对抗,对抗结束后由各小组教官引导实施小组讨论 (After Action Review, AAR),针对各自所担任之职务在本次对抗中的经验,提出可供下次计划参考之意见。 

(三)训练作为与训练规画阶段(Command Phase): 

本阶段为美国陆军部队训练在线规划系统运用及人员训练建议课表的介绍,使学员了解在接获上级命令或预备命令时,身为连级主官所能运用的训练规划工具,并运用设计以任务为导向的训练课表,本阶段课程区分2阶段(C1~C2),让学员经由实作学习使用美军在线资源及工具;学员在毕业后身为连队主官,需有规划部队训练之能力;在此训练目标,小组教官除指导学员有效运用网络资源,亦要求学员针对所设计的训练计划实施个别简报,从而验证该计划之完整性、可行性及适切性。 

(四)射击训练课程(Army Marksmanship Training): 

课程最后一周为基础射击训练,因学员普遍长时间未能接触射击训练,尤其以步兵以外专业学员,绝大多数在入伍训练后即无再有步枪射击训练,课程安排此训练目的在于帮助学员复习步枪射击基础训练及射击预习的标准作业程序,使学员以实作方式重新熟悉训练步骤。课程安排第1日为步枪射击基础知识测验、原则讲解、模式化建议训练课表、及战车炮射击训练观摩;第2~3日为步枪实弹射击,学员100 公尺实施枪支归零射击结束后,实施100公尺基本射击、200码基本射击、300码基本射击(均含卧姿及跪姿);第4~5日实施鉴定射击,学员分别射击100公尺(10发)、200码(10发)、300码(20发),限时1分钟、1分钟、2分钟,以中弹24发为合格。 

课程中,从枪支领取、弹药发放、靶沟勤务等皆由学员轮流担任,让学员从而再次熟稔各项整备及训练工作之细节,强化训练整体成效。 

 

11 M1艾布兰战车、M2布莱德雷战斗车射击训练观摩一隅 

 

12 战车炮、布莱德雷战斗车射击训练观摩一隅 

 

13 M1战车炮射击 

 

(五)体能训练(Physical Training) 

 体能为一切训练之基础,美军对于官、士、兵的体能训练要求上没有马虎的空间,不因为是上尉高级班的学员,而有相对松懈的情况;平日体能训练强度以及相关体能竞赛活动,皆与一般士官兵相同,并于体能训练中训练学员有创造、创新思维、竖立团体典范的能力;因此,体能训练亦是本班队最重要、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 

体能训练时间为每日清晨05时30分至07时30分,以各小组为单位实施,小组教官全程参与,学员之间自行遴选担任体能训练官,负责训练课表设计及排定后,由小组教官指导及核准。 

 

14 晨间体能训练 

 

训练以陆军基本体能测验(Army Physical Fitness Test, APFT)为基础,内容求多元、多变,经由每日不间断的体能训练,使学员体能状况保持在最佳状态,并期许持续进步,在测验中取得满分佳绩。 

在训练安排上区分重量训练、核心肌群训练、长跑训练、间歇跑步训练、障碍超越、近战格斗及负重行军训练;在连级阶段时会进行1周1 场次的美式足球小组对抗比赛,藉此热门性之运动项目,培养团队默契;另一方面也经由此高强度运动,验证各小组体能训练成效。 

训练内容丰富多元,不仅锻炼学员良好之基本体能,更能藉以建立启发学员更多元之体能训练观念;训练表现以及测验成绩一并纳入结训成绩评比,藉以要求学员持续精进自我锻炼。 

值得一提的是,在班宁堡训练基地体能训练课程并不会因天候状况不佳而做调整或暂停实施,基地地理位置属内陆地区,晨间气温较低,在冬季经常可见摄氏0度以下低温,春、夏交际期间又为多雨季节;但美军不将这些视为训练的限制因素,而是借以教育学员应在寒冷天候训练时做好保暖工作,在湿滑雨天活动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期望这群部队未来的指挥官将正确的训练方式、心态带入单位,因为战场上不可能永远晴空万里,适应各种天候状况为训练上的重要一环。 

参、美国装甲兵军官高级班受训心得体会

一、共同研究增加实作体会: 

在美国与台陆军的军事教育上,美国陆军机动作战军官高级班等同于台兵科正规班,两地区间所运用的准则规范有许多相似之处,诸如部队指挥程序(Troop Leading Procedure)、战场情报整备(Intelligence Preparation of Battlefield)、军事决心策定程序(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等,但美国受训时增加学员实作机会,在实际操作中与教官同学共同研究,体会准则意涵,进而提升军官干部任务分析及计划作为能力。

二、准则运用灵活激发思考: 

在准则运用上,美军授课相关课程数据,均建置网络图书数据库供下载运用,学员受训期间由教官指定研读课程进度中需运用的准则编号列表;任务分析、计划作为时遇窒碍或疑惑时再行查询条件内容;教官更与我们深层讨论,因现代战场科技、环境、敌情日新月异,战术战法不能一成不变,准则内容修订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强调灵活运用准则,也要求学员在发现准则有任何不合时宜之处立即反应,提供修订委员会研究编修,准则仅是一本书籍,不是圣经,永远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准则提供的参考也仅是一种方案,了解准则之涵义,再灵活运用,才是现代军官应有的学习态度。 

三、实战分享鼓励挑战课程: 

教官授课期间,结合自身或学员分享的实战经验,鼓励学员以不同面向思考,发展出各种解决不同之可行方案;上课期间教官不仅鼓励学员间相互质疑、检讨各自所提出的想法,更要学员勇于挑战教官的授课内容。 

每位学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职务,甚至不同国家,对各项任务计划作为各有差异,美籍教官在上课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多为提供意见与建议,引导学员分析利弊,让学员彼此之间互相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结合现地引导作战思维: 

课程中不仅以教室课程内容为学习重点,教官更以 Google 地图、实际实施现地侦察等方式,提供学员更多元、多面向之作战思维,借由更符合现实情况的教学以及资源之使用,由小组教官引导、带领学员依据“部队指挥程序”完成初步连级命令,让学员了解图上与现地之差异及限制条件,并使学员实地感受、预想作战发展过程,进而改良原先预拟之作战计划。五、体能训练融入生活习惯: 

教官及各学员间在每日晨间的体能训练期间,均互相监督与勉励,突破极限,全体学员皆希望能在此项目中得到满分;尤其基本体能为一切训练基础,教官与长官更给予学员们一种特别的的士气及观念,那就是“A great day starts with a great PT---伟大的一天,从精实的体能训练开始。”与台军的精神标语,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上而下,不分官阶级职务,所有人均戮力于体能的自我要求上,甚至中午用餐时间、下午下课后,自行前往健身房做个人训练亦是稀松平常之事,将体能训练自然而然的融入生活中,成为习惯。 

六、尊重专业领域重视传承: 

于训期中,指挥官及各上校以上干部亦时常抽空与学员实施座谈,除分享自身军旅经验,也期望从学员身上得到反馈及建议,作为修正课程安排的参考依据;此外,中心亦额外安排美军各部队中高阶军官(少校至上校),分配至各小组,听取任务简报及职涯、生涯规划辅导及经验传承让,所有学员对于深刻了解学术理论与实际现况之差一,对于未来所遭遇之可能情形能有概略之概念。 

除军官之辅导与指导外,考虑到部队军、士官相辅相成的重要架构,亦邀请总士官长及数名资深士官长、教官等,以他们的经验及角度,并给予我们部队未来战场指挥官领导统御上的建言。  

肆、建议事项

一、提升语文实力、增进学习效率: 

近年来台军不断致力于培养语言人才,所为即是广招训员,赴美交流学习,从而提升台军整体素质,但台学员语文能力偏弱,增加对课程理解与教学间沟通难度,建议可先利用台军之英文储备班、英语高级班等语文训练班队,提升语文实力,并藉由上述班队提升语文实力,进而增进学习效率。 

二、勤训基本体能、完善训前准备: 

美军装甲兵体能测验,各年龄层要求标准与台大约相同,但限制较为严格,伏地挺身测验时不可单点离地、仰卧起坐非扶耳式而采取抱头式,且测验期间停顿超过5秒钟即终止测验,另测验时教官采目视之方式,姿势必须完全标准使得与计分。美国高级班非常重视体能,成绩一并纳入各阶段合格与否及结训总成绩计算,建议学员于赴美前加强体能训练,置重点于负重行军、重量训练及综合体能训练(Cross Fit)。 

三、精进本职学能、强化战术素养: 

课程开始前所有学员都必须通过入学测验,测验内容着重于连级指挥官计划所需军队符号,可先期准备“联合作战军队符号学”,并先读“指挥参谋作业教范”,以强化战术素养,并弥补课程中语言能力之隔阂,衔接课程进度。 

参、结语 

美军是属于全球化的军事部队,在世界各地均有布署军队,尤其以恐怖组织活跃的中东地区、非洲、甚至东南亚地区等;美军教官强调,学员们应该将自身置于国际的大平台上,经历阿富汗战争,于外国境内所遭受到之重重困难如文化、语言、宗教方面之冲突,美军未来于境外作战,将尝试转型从深入了解文化、语言、宗教方面着手,毕竟,因为语言文化之不同,如此带着部队、持着武器进入他国境内之作战方式,若不于细节中更加细腻之处理,很容易造成误会,将很难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同。 

非常荣幸能再度踏入美国部队训练的系统,与世界最精良军队之一的美国陆军未来部队指挥官们共同训练、完成学业,在课程中实际看见、听见不论是美军同学、教官、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军官,分享于战场上作战的无数经验谈,从执行一般军事作战、反恐任务、甚至是国家革命等等,皆是宝贵的经验交流,内心感触良多,很荣幸能于他人实际经验中获取更多经验与想法,但同时亦发现自身之不足;在台安定繁荣的同一时空下,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国家,饱受长年战乱之苦,身为现代化的军官干部,应居安思危、抱持危机意识,不可自满于现况而不知持续学习精进,应持续强化自身涵养及戮力战训本务,因为现今诡谲多变的国际局势,没有永远的盟友,唯有不断精进进步,对于台军、台湾地区而言才是追求真正和平的唯一之道。 

 

2020年2月20日
浏览量:0

     

收藏